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遵义:以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记者  涂林念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遵义乡村,连绵起伏的茶山披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衣。

  凤冈县土溪镇余庆村的茶园里,一排排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村民张念芬头戴遮阳帽,手指在茶树上翻飞,将青翠的嫩芽尽收茶篓。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加工设备开足马力运转,田茂会和工友们一起精心制作春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一道道工序,当季春茶新鲜出炉……

  茶香阵阵,黔北新茶从山野走向市场,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青山之上采茶忙

  遵义种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茶圣陆羽在其所著《茶经》中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据《中国历史地图集》和《唐·黔中道思、播、费、夷州地理位置图》,古夷州治所就在今凤冈县绥阳镇。

  经过长期的发展,茶产业已成为遵义的特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200万亩,位居全国产茶市(州)第2位;4个县以茶作为“一县一业”首位产业,涉茶乡镇达到133个,产业覆盖26万户100余万名茶农。

  如何异军突起,把高产量变成高产值,让茶产业成为真正兴业强县富民的好产业?遵义发挥比较优势,决心走“干净茶”这条茶产业发展之路。

  高产值源自于高品质。

  清晨,走进凤冈产茶区,山间云雾缥缈,一垄垄茶树在树林中生机盎然,林在茶中,茶在林中,这是当地茶山独有的风景。

  在绥阳镇金鸡村茶叶基地,一眼望去,成排成行的茶树间,高高的是葱郁茶树,浅浅的是绿色三叶草。“这叫‘以草抑草’,三叶草能起到固肥保水、控制杂草生长、减少茶树病虫害的作用,这是遵义倡导推广的一项茶园绿色高效防控技术。”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土溪镇大连村,贵州凤冈县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明刚在茶园里挖了一锄头,就出现了好几条蚯蚓。因为茶园里的这些蚯蚓,从2019年开始,罗明刚的茶就开始出口美国。“土里有很多蚯蚓,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罗明刚说。

  茶园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已在遵义全域推广,随着国家农残标准不断提高,遵义更是将禁用农药在国标62种基础上提高到128种,建立了中国茶业界最高的安全标准。其目的很明确: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赤水河畔酒飘香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三月的赤水河正在逐渐苏醒。

  赤水河被誉为“美酒河”,流经云贵川3省11个县市,全长524公里,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水文特征,酝酿出众多美酒,赤水河(遵义段)流域两岸拥有茅台、习酒、国台、宋窖等知名酒企。

  赤水河“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是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开发、被污染、被筑坝蓄水的长江支流。经科学检验,河水水质优良,酸碱适度,无溶解杂质,可谓好酒离不开好水,更离不开好生态。依托独一无二的环境优势,遵义成为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核心区和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形成以茅台集团为引领的“四区多点”全球最大酱香白酒产业集群。

  2017年以来,遵义分级分段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赤水河遵义段的1284名河长以及沿线群众积极行动,保护母亲河,让山更青、水更绿。

  2024年,遵义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赤水河、乌江干流完成96个入河排污口整治。

  从2017年开始,一些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如鳗鲡、异鳔鳅鮀和红唇薄鳅等开始重现赤水河。据了解,现有3000余种物种在赤水河休养生息。

  每年惊蛰过后,上千只白鹭会迁徙到赤水河畔,筑巢安家,与人为邻。

  赤水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它们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好印证。

  黔北大地百业兴

  登上位于赤水市的竹海国家森林公园“观海楼”,无边竹海尽收眼底,竹浪层层,美不胜收。

  拥有132.8万亩竹林的赤水,将生态竹木循环产业确立为首位产业,围绕竹制品、以竹代塑、新材料三个发展方向,大力实施新时代“中国竹都”建设,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拥有丰富成片竹海的赤水人,不断做好竹文章,已培育各类涉竹企业近300家。形成了竹浆造纸、竹浆模塑、竹建材、竹家居等500多种产品,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注册商标178个、贵州省驰名商标16个,产品出口欧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2024年,赤水市实现竹产业总产值90亿元。竹产业已成为赤水市兴业强县富民的好产业。

  近年来,遵义市持续推进净土保卫战,不断加强农用地管理,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59%。

  去年,凤冈县临江村烟农杨秀宇稻烟轮作的稻米卖到了1公斤30元的好价格。杨秀宇很清楚,不打农药、绿色生产,是临江米身价倍涨的主要原因。

  作为烟叶的重要生产区,遵义烟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发展。

  种植烟叶的废弃地膜被回收后加工成用于农业生产的育苗托盘,有效减少“白色污染”;实施绿色防控,以推进绿色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强化“以虫治虫”“以菌治病”技术联合攻关,加大生物、微生物防控与物理诱控推广应用,扎实推动烟草病虫防治由化学农药防控向绿色防控转变;利用酒糟、秸秆等资源,生产更利于土壤的有机肥;主动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从烤房升级改造上求突破,配套建设生物质颗粒生产线,大力推广生物质能、空气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燃煤烘烤。

  遵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产业发展中,坚持生态优先,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如今的遵义,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98.3%。

  好生态孕育出了好产业。一个个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故事正在黔北大地陆续登场。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播风·综合
   第03版:播风·综合
   第04版:文史周刊
报头
遵义:以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春茶采收忙
绥阳:“赛事经济”激发乡村民宿新活力
遵义晚报一版要闻01遵义:以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2025-04-05 2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