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凤冈县以创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导向,全面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尊重群众意愿,把“两清两改两治理”和卫生家庭建设行动结合起来,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凤岭街道通过坚持政府主导、干部主推、群众主体,强化组织力、提高带动力、发挥内驱力“三主三力”的方式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村(社区)干部带动作用,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全力推动“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落地落实。
初夏清晨,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在宁静的农村院坝上。凤岭街道两河口村的村民吴世先一起床,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出门后,他手持扫帚,将院坝里的垃圾全部清扫干净。随后,沿着院坝边缘,将院坝旁边新长出的杂草拔除。
“前段时间,我们村召开了群众会,号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将自己屋内卫生和周边的卫生打扫干净。会后,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不仅将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搞好了,还一起把村里道路两边的垃圾、枯树都清理了,现在整个村子看起来非常干净整洁,大家心情也舒畅。”吴世先说。
同样,走进花坪街道石盆村,只见整洁的村道两旁种满了树木,家家户户都把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
这一幅宜居的画卷,是花坪街道创新工作模式,整合社会力量,招募青年志愿者大力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成绩。同时,为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村委会通过群众会号召村民们互帮互助、共建共管,共同提升家园的整体形象。
在此次“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中,凤冈县以清理乱堆乱放和残垣断壁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一方面,对村庄内的乱堆乱放现象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另一方面,对残垣断壁进行拆除,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在推进农村厕所改造和圈舍改造方面,凤冈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凤冈县还以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一方面,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实施垃圾分类制度,引导村民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意识,减少环境污染。
如今的凤冈县,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凤冈融媒记者 王东南 饶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