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播风·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2年03月2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遵义方言在汉语官话中的现代定位 (上)
钟金万

  ■钟金万

  所谓“官话”就是汉语方言共同语的旧称,是跟“方言”相对而言的,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既是“官用”的,也是公众通用的。所谓“官话方言”,就是汉语地方方言的一种,是作为地方共同语的基础方言,跟其他方言的地位是不一样的。比如,今天遵义四城区的方言与其他县市区的方言是不一样的,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的方言与其他乡镇街道的方言也是不一样的,乡镇街道所在地的方言跟其他村居或村民组或小区的方言也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只是一些极为狭隘的例子,丝毫没有贬损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村寨方言的意思。

  “官话方言”这个名称,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年)出版以后才通行起来的。我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晋语(山西及毗连地区有入声字的方言)等八类官话。这与20世纪60年代将汉语方言所分的八个片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和闽南方言)略有不同。“西南官话”这个名称是1938年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但到了1948年才在《中国分省新图》上得到确认。它包括的省份有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市。到了2009年,李蓝在《西南官话的分区》里对《中国语言地图集》的西南官话作了调整,重点是重新分片及分小片。

  西南官话主要分布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江西、陕西等9个省区市,使用人口约有27000万。这9个省区市中有550个县市区使用西南官话,内部分为6个片22个小区。

  作为跨越9个省区市、约有27000万人口使用的西南官话,完全是超大型的方言,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形成过程。根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及西南官话的共时分布、语言差别,结合9个省区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西南官话最先是在四川成型,然后以四川(含今重庆市)为中心,逐步扩展到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及其他省区的。

  上古时期的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不是同一类型,种族、语言也是不相同的。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在四川设郡县,修都江堰,强力推行秦陕文化。自此以后,古代巴人、蜀人的语言文化才逐渐湮灭,四川开始走上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的文化道路。历经秦、汉、隋、唐,四川逐步发展形成文化昌盛、繁华富庶的天府之国。现代研究证明,四川的语言文化与中原基本相同的时间最迟在西汉时期。元明以来,对四川方言影响最大的事件当属发生在清初的“湖广填四川”。1644年,张献忠率众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四川进入一个历时三十年的战乱时期,人口损失非常惨重。清廷平定战乱后,施行一系列恢复人口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其中包括把进入四川的一些军队就地转军为民;并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五年后才征税,滋生的人口,永不加赋;还把招民入川作为政绩实效与官吏的升迁联系起来。这样,邻近省份的贫苦农民纷纷入川,其中尤其以湖广(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两省)人为多。这次移民入川前后历时一百余年。遵义府及其所辖各县是清雍正五年(1727年)才改隶贵州的。这次“湖广填四川”虽然在遵义的地方史料上没有多少记载,但是作为四川所辖的东南最边远的一个府,或多或少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据原遵义市《名城文物》记载:“明末张献忠战死,大西国朝廷由孙可望、李定国拥立之皇后陈演女,将行宫移驻桃源山,张献忠义子艾能奇于桃源洞杀死宰相汪兆龄,此为大西国覆没之始。”

  作为流行西南官话的贵州省,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它的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三块:原属湖广行省的黔东南地区比较接近湖南话,与广西相邻的黔南地区和柳州、桂林等地的桂北官话更为接近,黔中、黔北、黔西北和黔西南的贵阳、遵义、毕节、兴义等地的汉语方言更接近四川话。这种地理上的分布状态与行政区划及相邻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密切相关的。

  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指出:“西南官话区别于其他官话方言最为显著的语音特性是古入声今归阳平。”“古入声今归阳平”既是西南官话在全国汉语方言中最重要的区别性特征,又是绝对多数西南官话方言点的语音共性,有相当高的对外排他性和对内一致性。

  “古入声今归阳平”是认定一个方言是否属于西南官话最基本的语音条件,但是古入声在西南官话中并非只有归阳平一种读音类型。事实上,古入声在西南官话中的读音类型有十种之多。比如,古入声今仍为入声的有赤水、仁怀、桐梓、务川、习水等县市;古入声今归阳平的有播州区、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凤冈县、湄潭县、绥阳县、余庆县、道真自治县、正安县等县区;其他类型因与遵义没有联系,恕不一一列举。

  “古入声今归阳平”不仅在遵义方言中占绝对优势,而且在西南官话中也占绝对优势,它多达411个县市区或者方言点,而“古入声今仍读入声”的却只有86个县市区或者方言点,其他的相对来说就更少(古入声字今读入声或阴平、去声的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与西南官话的调值相近,也算西南官话。这是黄雪贞先生1986年在《西南官话的分区(稿)》里说过的话)。因此,“古入声今归阳平”作为西南官话最基本、最重要的语音特征不容置疑。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名城知事·综合
   第03版:播风·综合
   第04版:播风·文化
遵义方言在汉语官话中的现代定位 (上)
山与水
听涛观海
吉他正安(外两首)
遵义晚报播风·文化04遵义方言在汉语官话中的现代定位 (上) 2022-03-27 2 2022年03月2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