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水产所鲈鱼高产试验项目进入关键阶段
近万尾培育苗种在西河基地下塘

  本报讯  近日,位于湄潭县西河镇下坝村的贵州省水产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内,一批规格整齐、健康活泼的鲈鱼苗被顺利转移至池塘,标志着由省级科技特派员、湄潭县技术团长申晓东正高级畜牧师及其团队承担的《鲈鱼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试验示范项目》进入了关键的池塘高产试验示范阶段。

  该项目旨在通过引进优良鲈鱼品种与创新养殖模式,攻克贵州地区因地理气候条件导致的鲈鱼养殖技术难题,推动本地生态渔业向高质量、高效化发展。当天,申晓东团队在现场对鱼苗进行了精确测算和规范化的下塘操作。

  据悉,自扎根湄潭以来,申晓东团队联合湄潭县农业农村局、工科局深入调研当地产业技术需求,并以此为基础,量身定制技术方案。该项目特别引入了“优鲈3号四段法”养殖技术模式,前期从省外引进了单性大口黑鲈鱼苗进行培育。

  “经过约两个月精心培育,这批鱼苗已从入塘时的每斤100至120尾,生长至目前平均规格超过1两,苗种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此次下塘的鱼苗共计约9500尾,接下来将重点开展池塘高产技术试验。”申晓东说。

  鲈鱼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等特点,市场价值高,广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然而,贵州特殊的自然条件限制了鲈鱼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苗种长期依赖外省调入,存在运输损耗大、适应性等问题。

  “本项目不仅追求技术突破,更着眼于后续的成果转化与应用。”申晓东说,期望通过本次试验,能有效解决本地鲈鱼养殖中遇到的越冬产卵综合症、越冬期体重下降等实际难题,力争实现亩产3000公斤以上的预期目标。同时,依托省水产研究所湄潭基地,为周边养殖户提供优质苗种和可复制的高效养殖示范样板。

  (湄潭融媒记者 文孝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公益广告
报头
大型民族杂技剧《追随》举行首演
省水产所鲈鱼高产试验项目进入关键阶段
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 夯实粮食产后“安全线”
图片新闻
遵义晚报一版要闻01省水产所鲈鱼高产试验项目进入关键阶段 2025-10-12 2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