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桐梓县
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 夯实粮食产后“安全线”

  近年来,桐梓县积极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充分借助帮扶地区的资金与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核心任务,持续在粮食产后处理环节精准发力。一座座现代化粮食烘干厂与标准化仓储基地,正成为守护丰收成果、助推产业振兴的“坚实堡垒”,不仅有力稳住了群众的“粮袋子”,更有效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

  金秋时节,桐梓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官仓镇红旗社区,连片的高粱地里,饱满的穗头压弯了枝干,收割机在田间高效作业,农户们手持工具辅助采收,一派繁忙景象。采收的高粱随即被运往社区新建的粮食烘干配套设施项目厂房,进行集中烘干处理。

  “我种植小麦和高粱已有两年多,总面积50多亩。过去最担心的就是收获时节遇到连续阴雨,粮食晾晒是个大难题。”红旗社区居民程先飞高兴地说,“今年社区建起了烘干厂,粮食收下来直接送进去,经过烘干、清理后,马上就有收购商上门收购,我们种粮的底气更足了。”

  在红旗社区粮食烘干厂内,数台大型烘干设备正持续运转,有序对刚采收的高粱进行烘干作业。据了解,该设施是东西部协作重点民生项目,于今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今年小麦的烘干任务。

  “我们的烘干厂占地约2000平方米,配备5套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每日可处理粮食45吨,不仅能满足本村需求,还可辐射周边村寨。”官仓镇红旗社区党总支部副书记赵小康介绍,社区每年种植小麦900余亩、高粱3000余亩,涉及农户600余户,粮食产量较大。“以往晾晒时若碰上雨季,粮食容易发霉变质。如今有了烘干厂,农户的收益有了保障,心里也踏实多了。”赵小康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确保农户用得安心、放心。同时,烘干厂还可为农户提供烘干后的临时存储服务,进一步缓解粮食存储难题。

  与此同时,在楚米镇的桐梓县共建产业园高粱仓储基地内,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前来交售高粱的农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熟练地进行过磅、卸粮、入库等操作,确保每一批粮食都能得到及时、安全的储存。

  该仓储基地同样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总仓储容量达1万吨。目前,基地由中农发贵粱(贵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租用,用于储存在桐梓县北部乡镇收购的高粱,目前已入库储存1400余吨。

  “在高粱种植上,我们与农户采取订单种植、保底收购的模式,收购后再统一销售给酒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中农发贵粱(贵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曹贤洛介绍,这一稳定的产销模式显著提高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全县高粱种植面积正逐年提升。

  据悉,该公司与桐梓县高粱种植户签订订单合同,以每斤3.8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同时与多家酒企签订销售协议,构建起“种植—储存—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有效解决了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我们五年前就开始种植高粱,那时没有签订合同,粮食收下来还得自己找销路,心里一直不踏实。”大河镇居民文俊会的经历,曾是桐梓县不少农户种粮困境的缩影。如今,随着东西部协作项目的落地,从“怕受潮”到“放心烘”,从“难储存”到“稳销售”,桐梓县的粮食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下一步,桐梓县将继续深化与对口帮扶地区的协作,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推动更多协作项目落地见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桐梓融媒记者 杜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公益广告
报头
大型民族杂技剧《追随》举行首演
省水产所鲈鱼高产试验项目进入关键阶段
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 夯实粮食产后“安全线”
图片新闻
遵义晚报一版要闻01依托东西部协作项目 夯实粮食产后“安全线” 2025-10-12 2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