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逢贵
本文所称的黔北是指今遵义市所辖地域,所称的农事活动是指本区域各民族民间传统农耕及其日常生产生活,所指的天气是指与其农事活动休戚相关的气候。黔北民间为了顺利地开展农事活动,除借助现代科技的天气预报外,仍沿袭一些行之有效的“土办法”,即“天气农谚”来预测天气。
天有东、西、南、北、中之分,地有高山、半山、平坝、河谷、陆海之别,日有白天、黑夜及早、中、晚之异,年有春、夏、秋、冬之不同,它们互相依托、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产生不同程度的晴、雨、冰、雪、雷、冷、暖、风、热、雾、露等五彩缤纷的气候,即“天气”。
纵观古今农耕活动,都受天气的制约和影响。那黔北地区农事活动天气预测的“土办法”是怎样形成的呢?
东汉时,牂牁郡毋敛(今正安县)人尹珍(字道真),20岁时远赴京城学习先进文化。他历经8年学成归来,办学堂传播中原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自然也就包括“看天气”耕种的“土办法”,即农谚。
相继至元、明、清各时期,从北向南、从东向西,因故大量人口迁徙而来,大家相互交流、补充、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黔北地域特色的预测天气的农谚。
按季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这里季的变化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的相互衔接性和相互交织性变化。当地对这种变化有“季与季联手,节与节相亲,日月伴星辰,闪电伴雷神,万物跟着滚”的概括性总结。其中,看四季是看每个季的大气候适合何种农事活动,看节气是看每个节气怎样具体运用于农事活动。
在农事活动中,有“看年看月先看节,种瓜种豆才看日”之说。其中看春季:“立春晴,雨来临”“雨水上树万物苏,抓紧备种稻和谷”“惊蛰正是春,翻土又备粪”。看夏季:“要想秋来粮满仓,抢收麦子抢栽秧”“趁着芒种还有雨,快把余秧也栽起”“大暑苞谷黄,农家喜洋洋”。看秋季:“雷打立秋,干断河沟”“立秋红似火,要防秋老虎”“立秋半落半晴,秋收秋种双赢”。看冬季:“不怕重阳十三雨,只怕立冬一天晴”“小雪白天短,干活抓紧点”“大雪不冻土,来年虫害多”。
按“天”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农事活动仍要按季看“天”,即每季的每一天都要看“天”的“脸色”,即根据晴、雨、阴、热、冷、暖、风、寒等的变化,作相应农事安排。春季看“天”:“万里蓝,阳光灿,农活抓紧干”“万里黑,要下墨,掏沟堵水不打折”(墨指大雨)。夏季看“天”:“六月不热,五谷打折”“无雨顶上光,有雨天边亮”“人黄有病,天黄有雨”。秋季看“天”:“提前满塘库,防备秋老虎”“不黑不白不下墨,又墨又浑水坃坃”“处暑白露抢收禾,免得九黄泪水落”(九黄指连续下九天雨时节)。冬季看“天”:“浑浑浊浊必下雨,青青蓝蓝样样行”“早阴阴,晚阴晴,越阴越要晴”“天黑突然冷,天明必是晴”。尤其是在腊月看天,有“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的说法,更要提前采取相应措施。“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耕牛遍地走”。说明春季初开,应抓紧备耕。
看云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以夏、秋二季为例:“云朝东、一场空;云朝西、背蓑衣;云朝北、一团黑;云朝南,雨成团”“云连云,雨成林”“黑云不成气,浑云才有雨”“久雨起沟云,必定天要晴”。
看“雨脚”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这里说的“雨脚”是单指产生雨的“源头”。在山区的夏、秋两季,当风、云、日变化无常时,要时刻留心四方远山的“雨脚”。其中,南方或东南方的远山突然有雨,当地必有雨,其余方向的远山有雨当地则无雨。
看“雷声”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对各季的普遍性而言,“先雷声,后雨星”“雷声大,雨点小”“雷声绕圈圈,风雨成团团”;对季节的特殊性而言,“立春打雷催备耕,惊蛰打雷阴又晴”“立夏有雷鸣,蝗虫要出门”“芒种打雷,掏堰拦水”。这是看“雷声”预测天气的一般规律。
看“气温”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在冬春二季,“降温晴,升温淋”。在夏秋二季,“小暑热得很,大暑不闷人”。在冬季的腊月,“早凉晚晴,晚凉早晴”“晚上无风刮耳根,早上满地都是银”(银指遍地明霜)。
看动物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在老农的眼中,动物亦是气象物。“猪发逛,牛找凼,满坡水汪汪”“鸟在叫,鱼在跳,山欢水又笑”“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蚂蚁垒窝要发水,耗子串门要发霉”“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燕子低飞蛇过道,蚂蚁搬家山戴帽”,尤其是夏秋,此种天气更甚。
看物体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如春秋二季,“碗架霉垮垮,遍坡冲起下”“楼板上了霜,瓦片响叮当”“钢管冒汗,小雨不断”。
看草木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有“梅花开得早,春寒久不跑;梅花开得迟,春耕好天气”“花开菖蒲莲,雨要抱成团”“草上无露水,老天还要晴”等说法。
看“烟”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这里的“烟”指在农家冒出的炊烟等。相关农谚有:“烟不偏不弯,半阴半晴天”“烟朝那边偏,那边遭水淹”“倒烟满屋窜,雨要成团团”等。
看“虹”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夏、秋二季,雨过天晴之时,“无虹出现,天气一般;有虹出现,方向定盘”“虹在东要晴,虹在南有雨,虹在西披蓑衣,虹在北云块黑”。
看人体的变化预测天气农谚。只要留心自身的身体变化,并加以日积月累地总结,也是一个“晴雨表”。例如,“三更睡不着,天要展劲落”“半夜醒来加被盖,不知要晴多少天”“肚皮胀鼓鼓,天气要反复”“久晴骨疼有雨,久雨骨疼要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