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播风·文化
     
本版列表新闻
     
2023年07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尹珍籍贯论》*1有感
石定

  石定

  “四柱”*2之论,正本清源。尹珍故里,唯有正安。 

  山名“降珍”*3,即仰先贤;地名“毋敛”,未必独山*4。正安尹道真务本堂,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岂容诬为“驿站”。流传民间的尹珍传说,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赝品”之说甚是疯癫! 

  尹珍精神,薪火相传;尹珍文化,绵延不断。三百娘子军*5,万千好儿男,出征战贫穷,弄潮挽狂澜。情系芙蓉水,梦回天楼山。“小说之乡”*6草芬芳,“吉他之都”*7花鲜艳。脱贫攻坚创奇迹*8,乡村振兴再争先。凤凰来仪*9今胜昔,万家灯火不夜天。黔北大地铺锦绣,贵州历史亦庄严。 

  日暮寄乡愁,望月独凭栏。风云际会新时代,白发恨不再少年。正安人,慕先贤,更当前仆后继、齐心协力谱新篇。

  注*1:陈兴杰文章《尹珍籍贯论》刊于《正安文史》2023年第2期。 

  注*2:陈兴杰文章《尹珍籍贯论》将“尹珍正安论”比为一座由四根柱子支撑的古亭,其四柱为:以正史为首的文献、以务本堂为代表的文物、以珍州命名为起点的国家认同、以尹珍传说为载体的民间崇拜。 

  注*3:正安古称珍州,因境内有“降珍山”而命名。“降”,诞生也。 

  注*4:正安新洲毋敛坝,务本堂所在地。独山为古毋敛县未成定论。 

  注*5:1987年2月,正安县三百多名女青年南下务工,开贵州省有组织劳务输出之先河,《贵州日报》载文:《正安县三百娘子军“出征”广东番禺》。1989年6月,《人民日报》报道正安县劳务输出情况,题为《转移——跨世纪的选择》,赞扬正安敢为人先。

  注*6:2008年11月,原国家文化部命名正安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小说)之乡”。 

  注*7:2020年12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正安吉他产业园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21年9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乐器协会授予正安县“中国吉他之都”称号。 

  注*8:2020年3月,贵州省政府公告,正安县位列全省国家级贫困县脱贫之首。 

  注*9:正安县城在古凤山麓,现称凤仪街道。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文史周刊
   第03版:播风·综合
   第04版:播风·文化
读《尹珍籍贯论》*1有感
依山傍水的故乡
花灯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遵义晚报播风·文化04读《尹珍籍贯论》*1有感 2023-07-22 2 2023年07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