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时评
     
本版列表新闻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网红”到“长红”县域旅游的必然性突围

  ◇王志顺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城市以完善的旅游设施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继续成为大多数游客的首选。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三线以下城市异地游客大增。(10月7日《央视新闻网客户端》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消费理念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追求独特的旅行体验,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他们渴望深入当地生活,感受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这种需求转变,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是县域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江西赣州龙南市通过客家婚俗情景演绎、擂茶制作体验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地还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推出定制线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这种以文化为魂、体验为形的旅游模式,不仅丰富了产品供给,更建立起游客与目的地之间的情感连接。

  服务品质的提升同样不容忽视。在山西碛口古镇,当地通过提前制定疏导方案,确保接近最大承载量的客流依然能够顺畅游览。国家级非遗表演临县伞头秧歌的精彩上演,不仅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更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这些细节之处的人性化服务,正是留住游客的关键所在。当游客从“看风景”转变为“品生活”,旅游消费就自然延伸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让县域旅游从一时的“网红”变为长久的“常红”,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一方面应持续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应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游客体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数字服务的赋能、宣传推广的创新,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撑要素。更重要的是,应始终坚持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将旅游发展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让当地居民真正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公益广告
“以竹代塑”的创新实践与生态担当
从“网红”到“长红”县域旅游的必然性突围
五两螃蟹一两绳,“粗绳绑蟹”几时休?
处理节后月饼不能仅靠企业自律
别让出行焦虑成了骗子的“提款机”
“愧疚教育”:善意初衷岂能通过不当形式实现?
遵义晚报时评03从“网红”到“长红”县域旅游的必然性突围 2025-10-12 2 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