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两螃蟹1两绳”“买绳送蟹”——这些消费者无奈的调侃,道出了大闸蟹行业长期存在的缺斤短两乱象。今年国庆期间,大闸蟹市场依旧火热,但绑绳增重的问题依然突出。(10月5日中国蓝新闻)
早些年,螃蟹绑绳的目的有二,一方面是为了限制其活动,减少它的攻击性,避免夹伤人;另一方面,吸了水的绳子也能让它们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存活率更高一些。但近年来,“粗绳绑蟹”售卖,已成为行业“潜规则”。据了解,一些绳子的重量往往超过螃蟹自重的20%,有的甚至“一斤螃蟹半斤绳”。
防范“粗绳绑蟹”还需监管出面“松绑”。市场监管、消保委等监管部门应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对“粗绳绑蟹”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消费者一旦遭遇“粗绳绑蟹”行为,既要坚决说“不”,也要积极大胆地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消费权益不受侵害。商家也应“爱惜羽毛”,遵守市场法则,自觉远离“粗绳绑蟹”行为。
(叶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