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毫无疑问的是,真理会越辩越明,以声势浩大来压倒辩论的另一方并不代表着言论的正确性。博弈各方唯有以耐心、真诚、倾听作为自己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所在,从而真正地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遵义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到现在,不过短短十年的时间。关于房价、关于品质、关于政策、关于开发商……等等问题,决不会像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简单明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遵义的建设速度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曾令众多的国内外人士所瞠目结舌。
因此,在《地产周刊》十周年之际,全面、客观地总结业内的发展经验,将房地产行业放到西部甚至是国内发展的大规划中来审视。综合遵义地产的活动历程,从而勾勒出今后遵义楼市的发展轨迹,才能真正地理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脉络。当然,在理清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大势之前,每个政策、每个事件,甚至房地产人士的每次决策,都构成了整个行业发展合力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个时候,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便显得格外重要。在波澜壮阔的楼市里,“和谐社会,责任地产”成了政府和房地产人士们的共同选择。因此,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天的遵义房地产行业,虽然困难重重、波折重重,但整个行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一路向好,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形势依然不变,而房地产行业对于其他行业的拉动贡献、对于改善遵义市容市貌的贡献依然不折不扣。这一切,都源于每一个地产人的辛勤劳作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促进行业发展的合力。
我们发现,除了遵义本地一些品牌开发商和楼盘外,外地企业及楼盘占据了半壁江山,也有部分楼盘因为楼盘体量、市场影响日渐变弱等原因未能获得提名。对于不断更替交接的市场,恰恰证实了之前所提出的遵义楼市品牌格局发生锐变不是捕风捉影。保利是外来“大鳄”在遵义发展的一个代表,更是众多外来品牌战略的一个缩影,如美的、中铁、恒大等,他们均在遵义有更多的发展,遵义巨大的升值潜力对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会积极争取;同样,不少本土品牌,为了守住本土主战,也不会轻言放弃,本土大鳄的稳守和外来大鳄的凌厉,将促使未来遵义楼市形成内外并秀的发展格局。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过一句话:“房地产行业要像制造业那样回归市场”。遵义楼市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白的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时代正在逼近,品牌地产的进退之间已彰显遵义楼市未来的发展格局。
(地产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