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杨芳芳
一个家里,只有年过八旬的父亲与年仅10岁的女儿,会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境况。我们常常用“相依为命”来形容这样的家庭,事实上,这样的一对父女谁也照顾不了谁,家中锅碗瓢盆四处摆放,房屋破败不堪,在这个家中不要说睡觉的地方,就连走路都会有下不了脚的感觉。这就是住在新蒲新区新蒲镇新蒲村的费玉刚和费生倩父女俩的生活现状。
一个月前,女儿费生倩因摔倒导致右手骨折,这个家更是难上加难……
1 来自老师的呼吁 小倩感受温暖
10岁的费生倩是新蒲新区第五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学校,她是个不多言不多语的女孩,但爱学习,劳动积极,和同学们都相处得不错。“孩子腼腆内向,很乖,成绩也好。”班主任汤正梅老师说,起初,她以为费家和普通困难家庭一样,然而当她真正去家访后,才发现除了80岁的费父和小倩外,这个家再没有别人,生活得非常不容易。加之费父年事已高,口齿不清,听力也不太好,不要说给予女儿正常的父爱,就连日常交流都很少,此后,她像“妈妈”一样,开始关心小倩的生活学习,为她买笔买书,有时候,还会带着小倩去洗头。
“其实这房子并不是费家的,是以前厂区的房屋,他们暂住在这里。”小倩的家离学校大约5分钟路程,还没走到,汤老师就指着一栋破败的小砖房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期末考试之前,小倩摔了一跤,导致右手骨折,本来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家,显得更拮据。
为暂时缓解小倩家的困难,汤老师在班上组织学生献爱心,班上的20多个孩子,捐款几百元给小倩治病。随后,校方也组织了捐款。“这些捐款虽不多,但起码解了燃眉之急。”汤老师说,此后,曾经是小倩英语老师的令狐晓静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向遵义市义工联合会求助,希望小倩的情况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2 破败的家 让众人震惊
1月17日下午,当记者与遵义市义工联合会以及团体会员单位麦点商城商家汇川区服务部的志愿者一行,到达费生倩家时,她骨折的手还没有恢复,依然打着石膏,吊着布带。
父女俩暂住的房屋,没有窗户,屋内虽然烧着火炉,但寒风吹得家中阵阵凉意。两间房屋堆满乱七八糟的东西,锅碗瓢盆四处乱放着,床上也堆满了破旧的衣物,看到这些情况,记者和志愿者简直惊呆了:“这样的环境怎么生活呢?”
费玉刚的老家在新蒲别的村,年轻时,他曾帮人烤酒,后来,好心人就将当时烤酒的房屋留给他住。60多岁时,他经人介绍结识了小倩的母亲,古稀之年才有了女儿小倩,女儿3岁时,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他和小倩相依为命。
3 关爱小倩 需要的不仅是钱
看到小倩的生活现状,一行的志愿者掉了泪,大家当即决定,当天带去的3300元爱心捐款不全部用于治疗骨折,而是改变小倩家的状况,让小倩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过个开心年。
在小倩家采访时,她始终低着头流泪,不肯多说话,看上去有些怯懦胆小。“你看这姑娘多乖,我们得帮她,像这样的孩子,心理疏导和关爱比捐款更重要。”遵义市义工联合会会长卓先顺说,他个人捐赠的1000元,将拿来为费家做个大扫除,安装窗户、重新铺床等。团体会员单位麦点商城商家汇川区服务部及其商家代表的捐款,会用来为小倩治疗骨折。
当天,商家代表游洪拿出300元表达自己的爱心,他承诺,此后,每月他会资助小倩两百元用于生活费用。“我们回去立即着手,在商家中发动爱心活动,为小倩和父亲准备衣服、棉被等,年前就会送过来。”商家代表熊喜华说,麦点商城会连续10个月为小倩家送米送油。
采访最后,叔叔阿姨的关爱,让小倩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记者也将继续关注小倩的生活,与志愿者一起,让她的家在春节前变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