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生时身上有胎记,大部分人的胎记只是影响美观,不需要特别处理。但是,有些胎记会合并身体器官的异常,甚至有恶性变化的可能,必须积极治疗。
46岁的务川男子陈洪(化名)自幼背上就有一块胎记,巴掌大小,不痛不痒。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随着他的成长,这块胎记也一直在长大。更奇怪的是,这块胎记不是往外长,而是往他的肉里、甚至骨头里长。慢慢的,胎记越长越大,变成了黑色、结痂的巨大斑痕,侵蚀了他的脊柱,导致他瘫痪,不得不靠轮椅出行。
三个月前,因为胎记处大量出血、发痒,陈洪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这几年,我曾经到重庆、贵阳等多家医院求医。后来听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魏在荣副院长是治疗血管瘤的专家,决定过来请他看看。” 陈洪说。
入院后,经该院整形烧伤外科、脊柱外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认为,陈洪患的是一种名叫“Cobb 综合征”的全球罕见疾病,目前公开文献报道仅有 45 例。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副主任邓呈亮博士介绍,“Cobb 综合征”又称脊柱节段性血管瘤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是椎体节段性多组织同时受累的血管畸形,可累及同一节段内的皮肤、皮下组织、椎体、硬脊膜和脊髓。
“他的这个胎记,已经长进脊髓、长到胸腔里,变成了一个直径20多厘米的巨大肿瘤。”该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王翀教授介绍,这个手术的难度在于,要把肿瘤切除,就相当于要在病人的背上挖一个大坑,再填平。术中很可能发生大出血,术后的创面修复难度也不小。
经多学科会诊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后,专家最终确定了手术方案。术前,专家向陈洪和他的家属充分解释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
为了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术中出血风险。该院整形烧伤外科张文夺博士对陈洪的血管瘤进行了7次特殊硬化治疗,过程中,陈洪曾出现高热,随后张文夺博士进行第一次开放手术,把大部分坏死瘤体去除;硬化治疗后手术出血风险明显降低,为第二次综合手术奠定坚实基础。
7月22日,陈洪再次被推进手术室。经13个小时的手术,专家终于切除了陈洪背上的“巨瘤”。
术后,陈洪背部近 1/4 的皮肤没有了。为了修复,专家在他背部设计了 3 个巨大的皮瓣,一个皮瓣通过轴型的转移,另外两个皮瓣通过推进修复,最终,在没有植皮的情况下,医生完成了他的背部巨大创面修复。
经过十多天的后期修复,8月2日,陈洪已经达到出院水平。“轻松多了,瘫痪十多年的下肢也好像已经开始有点知觉。希望以后还能站起来,感谢医务人员。”陈洪说。
(记者 罗洋)

